首页成语词典自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自的成语
成语 解释 出处
jī yán zì shǒu齑盐自守比喻坚持过清贫淡泊的生活。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六卷:“四川成都府一秀士司马长卿,双名相如,自父母双亡,孤身无倚,齑盐自守。”
táo táo zì dé陶陶自得自得:自己觉得快意。自己觉得舒畅快乐。宋·林正夫《括沁园春》:“但无思无虑,陶陶自得,任兀然而醉,恍然而醒。”
jiè tā rén jiǔ bēi,jiāo zì jǐ kuài lěi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块垒:土块堆砌成堆,比喻抑郁不平之气。指利用某种事物来达到消除愤懑不平的目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问王大:‘阮籍何如司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jiàn guài fēi guài,qí guài zì hài见怪非怪,其怪自害怪:奇异的。发现怪事怪物不要惊慌,它就不会危害了。明·无名氏《白兔记·牧牛》:“见怪非怪,其怪自害。”
zì jué yú rén自绝于人绝:断。自己断绝了跟别人的关系。指做了对不起人的事而不愿悔改。
gāo fèng zì huì高凤自秽东汉高凤,字文通,执志不仕,太守连召请,恐不得免,自言本巫家,不应为吏,又诈与寡嫂讼田,遂不仕。后用为自诬之典。
zì jiā zhuàng zháo自家撞著自家:自己;著:着。自己的言行前后矛盾。《禅林类聚·看经门》:“须弥山高不见岭,大海水深不见底。簸土扬尘无处寻,回头撞著自家底。”
gāo zì wèi zhì高自位置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姑妄听之二》:“狂生某者,性悖妄,诋訾今古,高自位置。”
jiàn guài bù guài,qí guài zì bài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怪:奇异的。发现怪事怪物不要惊慌,它就不会危害了。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无如愚夫愚妇始终不悟耳。”
mén xīn zì wèn扪心自问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唐 白居易《和梦游春诗》:“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
jiān gōng zì lì兼功自厉兼:加倍;功:功夫;厉:同“励”,劝勉。指做事加倍努力,并自我劝勉。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丹传》:“每岁农时,辄载酒肴于田间,候勤者而劳之,其堕懒者耻不致丹,皆兼功自厉。”
chēng rán zì shī瞠然自失瞠:瞪着眼睛。瞪着眼睛好像丢了东西一样。形容失神的神态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11回:“不意到了山东汶上县,便遇了一个小才女,便令小弟瞠然自失。”
wén zé zì fù文责自负作者对其发表的文章所产生的影响和问题负全责。梁遇春《醉中梦话(一)》:“梦里未必说话,醉中梦话云者,装糊涂,假痴聋,免得‘文责自负’云尔。”
zì qiú duō fú自求多福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会得到更多的幸福。《诗经·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zhǎng tā rén zhì qì,miè zì jǐ wēi fēng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三回:“众怪上前道:‘大王,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zì xún duǎn jiàn自寻短见短见:本指见识短浅,引申为自杀。自己认为无法活下去而寻死。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人家并没有威胁他,是他自寻短见。”
yùn diào zì rú运掉自如谓运用和回旋都非常熟练自然。王国维《人间词话》五三:“提要驳之,谓犹能举七十斤者,举百斤则蹶,举五十斤则运掉自如,其言甚辨。”
zài suǒ zì chǔ在所自处处:安排。人处世应该争取有利的环境。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使自己适应环境。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chéng rén bù zì zài,zì zài bù chéng rén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人要有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九卷:“谚云:‘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此言虽浅,然实切至之论,千万勉之。”
hún rán zì chéng浑然自成见“浑然天成”。茅盾《大题小解》:“美丽的形象,应有适当的字汇来构成,这原是不错的;但二者实应同时产生,浑然自成。”
jiù yóu zì qǔ咎由自取咎:灾祸;惩罚。灾祸、惩罚是由自己招来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时有所闻,虽然是咎由自取,然而大家谈起来,总说这卜知府办的太煞认真的。”
jù zì chén dào具自陈道自己详尽地述说。
fǎn gōng zì xǐng反躬自省躬:自身;省:检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过错。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王晋 铺(其四)》:“自吟以往,更愿反躬自省,以择乎二者之间察其孰缓孰急,以为先后。”
zì zuò zì shòu自作自受自己做了蠢事自己受累。《敦煌变文集 目连缘起》:“汝母在生之日,都无一片善心,终朝杀害生灵,每日欺凌三宝,自作自受。”
dì zhì zì wéi帝制自为帝制:君主专制政体;为:充当。自封为皇帝实行君主专制。孙中山《同盟会宣言》:“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wàng zì zūn chóng妄自尊崇妄:过分地;尊:高贵。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
yōu yóu zì ruò优游自若从容不迫,不变常态。清·陆以湉《冷庐识·彭文勤公》:“凡置卷数百,二仆待侧,左展卷,右收卷,循环不息。待者告疲,公优游自若也。”
wàng zì zūn dà妄自尊大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妄:过分地;尊:高贵。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xiǎng zhǒu zì zhēn享帚自珍语出《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比喻物虽微劣,而自视为宝。语出《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guǒ yú zì xìn果于自信果:果敢。形容过分自信。《列子·汤问》:“皇子果于自信,果于诬理哉?”
fàng hǔ zì wèi放虎自卫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晋 常璩《华阳国志 公孙述刘二牧志》:“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
zì shòu zì zuò自受自作受:承受。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受累。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二折:“岂不闻天网恢恢,也是我自受自作。”
zì yí yī qī自诒伊戚自寻烦恼;自招灾殃。《诗经 小雅 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左传 宣公二年》:“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yǒng yú zì zé勇于自责敢于承认错误并自我批评。
táng bì zì xióng螳臂自雄螳螂奋举腿臂想去阻挡车轮。比喻自不量力,狂妄自大。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2回:“若螳臂自雄,鹅痴不逊,天兵一下,玉石俱焚。”
tuò miàn zì gān唾面自干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让它自干。形容受了污辱,极度容忍,不加反抗。《新唐书 娄师德传》:“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人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hěn bì zì yòng狠愎自用愎:倔强;自用:主观臆断。凶狠顽固,独断专行。《明史·陆粲传》:“璁狠愎自用,执拗多私。”
zì wǒ chuí xū自我吹嘘比喻自我吹嘘、夸张。孙犁《芸斋琐谈》:“别人的客气话,一变而成了自我吹嘘。”
zì qǔ fù guì自取富贵以自己的力量来获取荣华富贵。宋·祝穆《事文类聚·别集》:“北齐高昴曰:‘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
tà yān zì sàng嗒焉自丧嗒焉:沮丧的样子。形容若有所失或灰心丧气的心态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耦。”
shān mù zì kòu山木自寇山上的树木,因长成有用之材,而被人砍伐。比喻因有用而不免于祸。《庄子·人世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yì qì zì rú意气自如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同“意气自若”。《史记 李将军列传》:“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
liáo yǐ zì yú聊以自娱聊:姑且。姑且用以自我娱乐宽慰。西汉 司马迁《史记 南越列传》:“老臣妾窃帝号,聊以自娱,岂敢以闻天王哉!”
jiān zhǔ zì dào监主自盗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同“监守自盗”。《旧唐书 杨炎传》:“更召他吏绳之,曰:‘监主自盗,罪绞。’”
zì zuò zhǔ zhāng自作主张指没有经过上级或有关方面同意,就擅自处置。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但那杨景是一个郡马,怎好就是这等自做主张,将他只一刀哈喇了。”
péng shēng má zhōng,bù fú zì zhí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蓬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jū gōng zì ào居功自傲居功:自恃有功。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十章:“然而毛润之不但毫无居功自傲的表情,而且异常谦逊地说:‘这算什么功。”
zì jīn gōng fá自矜功伐指居功自傲。《汉书 陈涉项籍传赞》:“[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
rú yǐn shuǐ zhě,lěng rè zì zhī如饮水者,冷热自知指自己直接经历的事,自己最了解。唐·善无畏《大日经疏》第12卷:“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yǐn hǔ zì wèi引虎自卫引:招引。引来老虎,保卫自己。比喻企图依仗恶人,结果反受其害。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严颜在巴郡,闻刘璋法正请玄德入川,拊心而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
gōng zì fēi báo躬自菲薄谓亲身实行俭约。菲薄;微薄。《文选·张衡〈东京赋〉》:“文(汉文帝)又躬自菲薄,治致升平之德。”薛综注:“躬自菲薄,谓俭约。”
gāo zì qī xǔ高自期许比喻自高自大,自以为是。梁实秋《饮酒》:“狂言‘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高自期许,俨然豪气干云的样子。”
zì qǔ zuì lì自取罪戾指自招罪过。亦作“自取咎戾”。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岂不知元帅虎威,马到成功?焉敢复生贰心,自取罪戾。”
áng rán zì dé昂然自得自得:自己感到舒适。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
tóu shāo zì lǐng头梢自领自己扯着头发。比喻自讨苦吃,自找麻烦。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这妮子更敢有四星,把体面妆沉,把头梢自领。”
zì chǎn zì xiāo自产自销自己生产自己销售。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九章:“创店之初,他仍然自己琢玉,自产自销。”
bù zì liàng lì不自量力量:估计。不能估计自己的力量。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 摩揭陀国上》:“今诸外道不自量力,结党连群,敢声论鼓,惟愿大师摧诸异道。”
gè rén zì sǎo mén qián xuě,mò guǎn tā jiā wǎ shàng shāng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比喻每人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警世通言 玉堂春落难逢夫》:“王定拜别三官而去。正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jié shēn zì shǒu洁身自守保持住个人自身的纯洁。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她在大学时曾经恋爱过,但由于这次恋爱严重地伤害了她的心,以后她就把情丝一刀斩断,洁身自守了。”
è rén zì yǒu è rén mó恶人自有恶人磨磨:折磨。指狠毒的人自然会有更狠毒的人来折磨他。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八卷:“好人还遇好人救,恶人自有恶人磨。”
jié shēn zì hào洁身自好洁:沌洁;好:喜爱。保持自身的清洁;不同流合污。现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不关心大多数人的利益。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逃名》:“逃名,固然也不能说是豁达,但是去就,有爱憎,究竟总不失为洁身自好之士。”
yǔ rén fāng biàn,zì jǐ fāng biàn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给他人便利,他人也会给自己便利。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八回:“施主莫恼。‘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你就与我说说地名如何?我也可解得你的烦恼。”
tán jué zì ruò谈噱自若噱:大笑;自若:跟平常一样。指和平常一样有说有笑。形容态度自然。明·焦竑《玉堂丛语·筹策》:“密贿永左右,俱得其欢心。甩晨起直登永床,与语,谈噱自若。”
zì jīn yǐ wǎng自今以往从今以后。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寄语某君,自今以往,更委身于祖国文学……苟能为索士双亚、弥尔顿,其报国民之思者,不已多乎?”
zhǎng tā rén ruì qì,miè zì jǐ wēi fēng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长:助长。指助长别人的声势,轻视自己的力量。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0回:“吾何畏彼哉,公等休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
zhí dǎng zì sī植党自私见“植党营私”。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借多陵寡,植党自私,于是战斗以兴。”
kuā gōng zì dà夸功自大夸:夸耀。夸耀功劳,自以为了不起。《新编五代史评话·唐史》:“可惜着志小气骄,夸功自大。”
shén tài zì ruò神态自若神态:神情态度;自若:不拘束,不变常态。精神态度自如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所以并不觉得失望,神态自若地问道:‘你们杭州的房子是怎样的格局?’”
zì yán zì yǔ自言自语言、语:说。自己跟自己说话。元 王晔《桃花女》第四折:“你这般鬼促促的,在这里自言自语,莫不要出城去砍那桃树吗?”
shù xiū zì hǎo束修自好犹言束身自修。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天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坏千古者,亦所在多有。”
liáo yǐ zì wèi聊以自慰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汉 张衡《鸿赋序》:“余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永言身事,慨然其多绪,乃为之赋,聊以自慰。”
zì qiáng bù xī自强不息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yùn yòng zì rú运用自如自如:活动不受阻碍。形容运用得非常熟练、自然。清 梁启超《开明专政论》第五章:“列国并立时代,幅员稍狭,故得厉行专政,而运用自如。”
zì chuī zì léi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擂:打鼓。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决不可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自吹自擂,称王称霸。”
fū zǐ zì dào夫子自道指本意是说别人好处,而事实上却正道着了自己。也用在不好的一面,意思是指摘别人,却正指摘了自己。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子曰:‘君子有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zì mài zì kuā自卖自夸夸:夸赞。自己卖的东西自己夸好。比喻为自己吹嘘。毛泽东《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国民党人又嚷‘罗邱视线移到东方了,先欧后亚计划改变了’……还要自卖自夸地乐一阵。”
shuǎng rán zì shī爽然自失见“爽然若失”。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翠》:“公爽然自失,而悔无及矣。”
ào nì zì ruò傲睨自若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宋 王谠《唐语林 豪爽》:“郑太穆郎中为金州刺史,一日忽致书襄阳于司空頔,其言恳切,而傲睨自若,似无郡僚之礼。”
qíng bù zì jīn情不自禁禁:抑制。感情激动;无法抑制自己。南朝 梁 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yǎng hǔ zì yí zāi养虎自贻灾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同“养虎自遗患”。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今日里亡猿殃及木,谁待肯养虎自贻灾。”
kāi hé zì rú开合自如合:按照;适合;自如:不受阻碍;不受拘束。打开闭合不受拘束。形容按照自己的意愿;或打开或关闭。法 法布尔《蝉》:“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开合自如。”
wú dì zì róng无地自容容:容纳;容身。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敦煌变文集 降魔变文》:“外道无地自容,四众一时唱快处。”
qiáng zì qǔ shé强自取折见“强自取柱”。《大戴礼记·劝学》:“强自取折,柔自取束。”
wú yǐ zì róng无以自容容:容纳。没有什么可以藏身。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2卷:“五更酒醒,觉衣衫拘绊,索烛览镜,羞愧无以自容。”
zì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gù bù zì fēng固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2章:“只是陈陈相因,固步自封,丝毫没有改革求进步的意思。”
yǎng hǔ zì yí huàn养虎自遗患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cuō tuó zì wù蹉跎自误蹉跎:时间白白地消耗掉。人生虚度年华,耽误了自己的前程。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长兄年力鼎盛,万不可蹉跎自误 。”
zuì yù zì shòu衒玉自售《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奁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何晏集解引包咸曰:“沽之哉,不衒卖之辞。”后因以“衒玉自售”比喻自夸其才以求任用或信任。明·徐复祚《投梭记·拒奸》:“王敦篡立,神人共愤,卑人岂无包胥之志,乃朝廷未尝见知,终难衒玉自售。”
jīn jīn zì shǒu斤斤自守斤斤:拘谨的样子。谨小慎微,自求无过。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锦瑟》:“生斤斤自守,不敢少致差(蹉)跌。”
zì jǐ rén自己人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内人。钱钟书《围城》:“自己人之间,什么臭架子、坏脾气都行;笑容愈亲密,礼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
shén yì zì ruò神意自若见“神色自若”。金·王若虚《哀雁调》:“宰夫砺刃而欲前,坐客垂涎而思噬,而犹神意自若,低回睥睨不知祸期之行至。”
yáng yáng zì dé洋洋自得犹言洋洋得意。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5回:“主意打定,正在洋洋自得,那差出去的管家也回来了。”
máng rán zì shī芒然自失芒然:模糊不清。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样子。战国·宋·庄周《庄子·说剑》:“此天子之剑也。文王芒然自失。”
zì xiāng jīng rǎo自相惊扰自己人互相惊吓不安。《左传·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zì qī qī rén自欺欺人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用自己也不相信的去欺骗别人。形容别有用心或虚伪无力的欺骗行为。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8卷:“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zì yǒu fèi cháng自有肺肠肺肠:比喻心思。指做事有自己的用心。《诗经·大雅·桑柔》:“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yǐn jiù zì zé引咎自责咎:错误。主动承担错误;并责备自己。《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公卿各引咎自责。”
zì kuì bù rú自愧不如自己惭愧;比不上别人。形容因自觉不如别人或有缺点而感到惭愧。唐 元结《七不如篇序》:“元子常自愧不如孩孺。”
gāo ào zì dà高傲自大自以为了不起,极其骄傲,看不起别人。毛泽东《学习和时局》:“各种业务专长,都可以成为高傲自大轻视旁人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