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归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归的成语
成语 解释 出处
guī gēn jiū dǐ归根究柢追究底细。欧阳予倩《潘金莲》第五幕:“归根究柢,害你哥哥的人,就是张大户。”
zì bá lái guī自拔来归拔:摆脱,离开。自觉离开恶劣环境,归向光明。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新唐书 李勣传》:“三年,自拔来归,从秦王伐东都,战有功。”
gǎi xié guī zhèng改邪归正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指不再做坏事。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今可舍邪归正以入佛乘。”
chūn guī rén lǎo春归人老归:回去。比喻女人青春已去,人老珠黄。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三折:“只怕你春归人老,花残月缺,树倒根摧。”
guī lǎo lín quán归老林泉林泉:山林泉石胜境。指回到幽雅处所,度过晚年。明·周楫《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赵雄因见满朝之人都生忌妒,遂上表辞朝而回,归老林泉。”
wù guī yuán zhǔ物归原主把东西归还原来的主人。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他不生儿女,就过继着你家儿子,承领了这家私,物归旧主,岂非天意。”
yán guī zhèng zhuàn言归正传归:回到;正传:本题或正题。原为旧时小说常用的套语;把话回到正题上来。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1回:“和尚一看不对头,赶紧言归正传,预备说完了好告辞。”
xū wǎng shí guī虚往实归无所知而往,有所得而归。先秦 庄周《庄子 德充符》:“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
piàn jiǎ bù guī片甲不归片:单,只;甲:铠甲。形容全军覆没。《平鬼传》第六回:“不如俺先杀向前去,给他一个措手不及,杀他一个片甲不归,方知俺的厉害。”
guī shī wù yǎn,qióng kòu wù zhuī归师勿掩,穷寇勿追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指特定情况下要防止敌人拼死反击,以免不测的牺牲。《孙子·军事》:“归师勿遏,师必阙,穷寇勿追。”
fǎn lǎo guī tóng返老归童见“返老还童”。《云笈七签》卷六九:“第二返砂,服之一两,即体和神清,返老归童。”
juān dī guī gōng涓滴归公涓滴: 小水点; 比喻极小或极少的东西。 非所应得的东西; 虽然极少极微; 都要缴公; 自己绝不侵占。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3回:“真正是涓滴归公,一丝一毫不敢乱用。”
guī gēn dào dǐ归根到底归结到根本上。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归根结柢,把一场着水人命一盘摙归去,还亏有钱使得鬼推磨。”
wú suǒ yī guī无所依归没有依靠和归宿。战国·宋·庄周《庄子·人世间》:“民其无如矣。”晋·郭象注:“无所依归。”
guī zhēn fǎn pú归真返璞真:本真;璞:未加工的玉。指去掉外饰,恢复其自然原始的面貌。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归真返璞,则终身不辱也。”
guī mǎ fàng niú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jiǔ jiǔ guī yuán九九归原犹言归根到底。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34回:“虽然沈小红性命也无啥要紧,九九归原,终究是为仔耐,也算一桩罪过事体。”
fàng hǔ guī shān放虎归山归:返回。把老虎放回山林。比喻把敌人放走;留下后患。也作“纵虎归山”。晋 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fù sǐ rú guī赴死如归形容不怕牺牲。东汉·班固《汉书·季布栾布田叔传赞》:“栾布哭彭越,田叔随张敖,赴死如归,彼诚知所处,虽古烈士,何以加哉!”
fǎn pǔ guī zhēn反朴归真反:通“返”,回;朴:质朴;归:返回;真:天然,自然。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鲁迅《花边文学 玩笑只当它玩笑(下)》:“连刘先生似的想白话‘返朴归真’的意思也全没有。”
bái shǒu tóng guī白首同归归:归向、归宿。一直到头发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谊长久,始终不渝。后用“白首同归”,表示都是老人而同时去世。晋·潘岳《金谷集作诗》:“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guà guān guī yǐn挂冠归隐冠:帽子,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归隐。鲁迅《理水》:“有的咬了一口松皮饼,极口叹赏它的清香,说自己明天就要挂冠归隐,去享这样的清福。”
shí zhì míng guī实至名归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
guī zhèng qiū shǒu归正邱首见“归正首丘”。明·宋濂《故检校孔君权厝志》:“吾出千成死至此,吾意能归正邱首,岂知死于道路。”
shū zhì tóng guī殊致同归同“殊涂同归”。《隋书·五行志》:“夫神阴阳不测,天则教人迁善。均乎影响,殊致同归。”
guī zhèng fǎn běn归正反本归:回返;反:返回。返归于根本之源。晋·陈寿《三国志·马超传》:“海内怨愤,归正反本,暨于氐、羌率服,獯鬻幕义。”
zhòng wàng suǒ guī众望所归众人的希望所集中的(望:希望;期望;归:集中)。形容群众中威望很高。宋 陆游《贺礼部曾侍郎启》:“所养既厚,万钧亦何足言;众望所归,九迁犹以为缓。”
yóu jì wú guī游骑无归游骑:离队的骑兵。离队的骑兵,无处可归。比喻离了根本,得不到归宿。明 王畿《答吴悟斋书》:“文公分致知格物为先知,诚意正心为后行,故有游骑无归之虑。”
kǎi xuán ér guī凯旋而归打仗得胜后返回。李晓明《平原枪声》:“等把鬼子打走了,你们凯旋归来,我带领乡亲们到十里开外去迎接。”
shū tú tóng guī殊涂同归语出《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孔颖达疏:“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于一,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本谓由不同途径达到同一目的地。后以喻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相同结果。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孔颖达疏:“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于一,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
quán shòu quán guī全受全归封建礼教认为人的身体来自父母,应当终身洁身自爱,以没有受过污辱损害的身体回到父母生我时那样。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父母全而生之,于全而归之,可谓孝矣。”
guī xīn rú jiàn归心如箭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清 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2回:“ 承长兄厚爱,本当领教,只是归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
shuǐ luò guī cáo水落归漕汛期过后,水位下降,河水流入了河槽。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6回:“今日听了这些话,心里方才水落归漕,倒也喜欢。”
bīn zhì rú guī宾至如归宾:来宾;客人;至:到;归:回家。客人来到这里;就如同回到自己家一样。形容旅店、饭店等招待周到;起居饮食舒适;来客感到满意。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zhòng xīn guī fù众心归附归:归附,趋向。众人所期望和敬仰的。形容在群众中威望很高。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随世宗征伐,屡建大功,众心归附。”
guī zhèng shǒu qiū归正首丘首:向;丘:土丘。传说狐狸即将死在外边,也要把头朝向所住洞穴的方向。指死后归葬于故乡。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礼,不忘其本。古之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
jiě zǔ guī tián解组归田解:脱去;组:古代绑印的绶;解组:解下印绶辞官。辞掉官职,归老田园。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8回:“只消婆婆亲写一书,说爹爹因富贵已极,欲解组归田,而意不能决,必得舅公一劝,同为五湖之游。”
yī jǐn róng guī衣锦荣归衣:穿;绵: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归:回故乡。穿着华丽的衣服光荣地回到故乡;指富贵显达后回到故乡;向亲友乡里炫耀。元 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三折:“如今衣锦荣归,见母亲走一遭去。”
yī mìng guī yīn一命归阴指死亡。清·俞万春《荡寇志》第99回:“兰生一铜人横扫过去,打着穆春腰肋,一命归阴。”
guī lǎo tián jiān归老田间指回到幽雅处所,度过晚年。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回:“我明日即行辞职,还是归老田间罢。”
guī zhèng shǒu qiū归正首邱见“归正首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状》第八五回:“我昨天说叫他回去调理的话,就是叫他早点归正首邱了。”
guī shí guī yī归十归一谓有条有理。白诚仁、何纪光《小红军》:“你看他,又背红缨枪又拿手榴弹,收拾得归十归一,真像个久经锻炼的红军战士了。”
yè luò huī gēn叶落归根树叶飘落;掉在树跟旁。古时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现比喻不忘本源。也作“落叶归根”。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慧能大师》:“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zhòu jǐn róng guī昼锦荣归白天穿着锦绣衣服回归故里。比喻做官后重返家乡,非常荣耀明·王彦贞《小桃红·西厢百咏》曲:“承恩亲自日边来,端的喝声采,昼锦荣归宠光大。”
guī xié fǎn zhèng归邪返正返:回归。指改正错误,返回正确道路。唐·韦表微《麟台碑铭》:“周虽不纲,孔实嗣圣,《诗》《书》载删,《礼》《乐》大定,惩恶劝善,归邪返正。”
tiān mìng yǒu guī天命有归天命:上天的意志;归:归宿。上天所安排的归宿。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三分天下,周土已得二分,可见天命有归,岂是人为。”
guī zhī ruò shuǐ归之若水归附的势态就像江河汇成大海一样。形容人心所向。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德行教训,加于诸侯;慈爱利泽,加于百姓。故海内归之若流水。”
qióng niǎo guī rén穷鸟归人无处可飞的鸟被迫投入人的怀抱。比喻因处境艰难而投靠别人。《魏书·张普惠传》:“夫穷鸟归人,尚或兴恻。”
bái shǒu kōng guī白首空归白了头发,空手回来。比喻年纪已老,学无成就。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献帝纪》:“营求粮资,不得专业。结童入学,白首空归。”
mù luò guī běn木落归本犹言叶落归根。东汉·班固《汉书·翼奉传》:“安乐奸邪,辰未主之。”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翼氏《风角》曰:‘木落归本,水流归末’,故木利在亥,水利在辰,盛衰各得其所,故东也。”
guī gēn jié dì归根结蒂归结到根本上。蒂:花、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清 张南庄《何典》:“引得酒鬼相打,搅出人性命来。归根结柢,把一场着水人命一盘摙归去。”
guī gēn jié dǐ归根结柢归结到根本上。同“归根结蒂”。清 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归根结柢,把一场着水人命一盘摙归去,还亏有钱使得鬼推磨。”
zhòng wàng yōu guī众望攸归众人所期望和敬仰的。形容在群众中威望很高。《晋书 解系阎鼎等传论》:“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
shēng jì sǐ guī生寄死归寄:暂居。生似暂寓,死如归去。指不把生死当作一回事。《淮南子·精神训》:“生:寄也;死:归也。”
shì sǐ yóu guī视死犹归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同“视死如归”。晋·葛洪《抱朴子·弭讼》:“夫不伏之人,视死犹归,血刃之祸,于是将起。”
lín nàn rú guī临难如归归:返回。形容面对危难而不畏生死。《魏书·节义传序》:“至于轻生蹈节,临难如归,杀身成仁,死而无悔。”
pò jìng chóng guī破镜重归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侯》:“破镜重归,盟心不改,义实可嘉。”
yì lù tóng guī异路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文子 精诚》:“三皇五帝三王,殊事而同心,异路而同归。”
guī qù lái xī归去来兮回去吧!晋 陶潜《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chǐ jiàn rú guī齿剑如归犹言视死如归。《晋书·列女传论》:“比夫悬梁靡顾,齿剑如归,异日齐风,可以激扬千载矣。”
zhèn lǚ ér guī振旅而归振旅:整军,休整部队;归:返回。军队作战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而返回。指部队作战胜利归来。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五年》:“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
guà guān ér guī挂冠而归挂冠:把官帽挂起来。脱下官帽随即离去。比喻辞官归隐。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四卷:“我虽宰相,今已挂冠而归。”
qiáo guī qiáo,lù guī lù桥归桥,路归路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借款是另外一回事,通裕垫米又是一回事,桥归桥,路归路。”
qù mò guī běn去末归本去:弃;末:非根本的,古时称工商等业为末业;本:根本的,古称农业为本业。使人民离弃工商业,从事农业,以发展农业生产。《后汉书·章帝本纪》:“比年阴阳不调,饥馑屡臻。深惟先帝忧人之本,……诚欲元元去末归本。”
guī zhèng shǒu qiū归正守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bīn lái rú guī宾来如归宾客来此如归其家。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宋 范仲淹《户部侍郎赠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娶楚国太夫人张氏而生公,教之亲仁,宾来如归。”
wú jiā kě guī无家可归归:返回。没有家可回。指孤苦零丁;流离失所的人。唐 陆贽《平朱泚后车驾还京大赦制》:“如无家可归者,量给田宅,使得存济。”
jiǔ jiǔ guī yī九九归一绕了不少圈子,最后又还了原。秦兆阳《回答》:“我这个糟老头子捡点破烂,虽说有点霸道,九九归一,也是生活逼的。”
guī zhēn fǎn pú归真反璞归:返回;真:天然,自然;璞: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fǎn pú guī zhēn返璞归真同“返朴归真”。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上帝基督化人,超凡入圣,返璞归真。”
wán bì guī zhào完璧归赵让完好无损的璧回归赵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完:完整无损;璧:宝玉;赵:赵国。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jiǔ jiǎ bù guī久假不归假:借;归:归还。本指长期借用一直不归还。后指长期告假不回来。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duàn huán guī zōng断还归宗指出嫁或被卖的女子由官府判决归还母家。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卷:“如今认定我是你失去的妹子,我认定你是哥哥,两口同声当官去告理,一定断还归宗。”
shù gāo qiān zhàng,yè luò guī gēn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八回:“常言道:‘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小厮怕养不大。”
guī xié zhuǎn yào归邪转曜曜:光明。改除邪恶归依正道。亦作“归邪反正”。清·林则徐《祭海神文》:“归邪转曜,不烦一矢之加;飞蛊全收,已倍万箱之贮。”
yù wàng suǒ guī誉望所归誉:名誉;望:声望;归:归向。指声誉所托为众人所敬仰。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卢钦兼掌,誉望所归,元集兹日。”
wù guī jiù zhǔ物归旧主主:主人。物品归于原来拥有它的主人。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他不生儿女,就过继着你家儿子,承领了这家私,物归旧主岂非天意?”
xián huà xiū tí,shū guī zhèng zhuàn闲话休提,书归正传提:提说。指不要紧的话不必说了,还是回到正题上来。王朝闻《论凤姐》第16章:“闲话休提,书归正传;看来袭人自己,日子也并不太好过。”
guī lǎo tú qiú归老菟裘菟裘:古地名。指归老于菟裘。现指退隐。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矣。”
diǎn dī guī gōng点滴归公点滴:比喻细微的东西。指公家的东西都要交给公家。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那要算是数目最大而且最容易舞弊的一件,却是点滴归公。”
zhòng huǐ suǒ guī众毁所归毁:毁谤。众人的毁谤归在一起。形容被大家所不齿。汉·杨恽《报孙会宗书》:“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恽亲行之。下流之人,众毁所归,不寒而栗。”
shì sǐ rú guī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 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zǎo chū wǎn guī早出晚归早晨出动,晚上归来。《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
tiān xià guī xīn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春秋·鲁·孔丘《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yī mǎ guī yī mǎ一码归一码一件事归一件事,不能混为一谈。
qì xié guī zhèng弃邪归正指抛弃邪行,归向正道。清 钮琇《觚剩 舒氏义烈》:“今公已弃邪归正,承袭王封。”
zǎo chū mù guī早出暮归见“早出晚归”。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早出暮归,提竹筒铜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yī xīn tóng guī一心同归齐心趋向同一目的。《淮南子 泰族训》:“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
guī yí xì jūn归遗细君归:回家;遗:给予;细君:妻子。指夫妻情深。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归遗细君,又何仁也。”
xīng xíng yè guī星行夜归天没亮就出去,天黑了才回来。《晋书·夏统传》:“幼孤贫,养亲以孝闻,睦于兄弟,每采梠求食,星行夜归,或至海边,拘蚶蚏以资养。”
mǎn zài ér guī满载而归满:满满地;载:装载;归:返回。东西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也作“捆载而归”或“满车而归”。宋 倪思《经鉏堂杂志》:“里有善干谒者,徒有而出,满载而归,里人无不羡之。”
guī shī wù yǎn,qóng kòu mò zhuī归师勿掩,穷寇莫追归师:撤退的军队;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归师勿掩,穷寇莫追。’汝可从小路抄箕谷退兵。吾自引兵当斜谷之兵。”
tóng guī yú jìn同归于尽一同走向死亡或共同毁灭。归:走向;尽:灭亡。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王瑞》:“天地终乎?与我偕终”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
jiě jiǎ guī tián解甲归田解:脱下;甲:铠甲。脱掉军装;回家种地。汉 扬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guī lǎo lín xià归老林下指回到幽雅处所,度过晚年。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翩翩》:“大业已归老林下,意侄已死,忽携佳孙美妇归,喜如获宝。”
guà guān guī qù挂冠归去冠:帽子,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工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
fàng niú guī mǎ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shū tú tóng guī殊途同归殊:不同的。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zuì yǒu yōu guī罪有攸归攸:所。罪责有所归属。指罪犯必受惩治。明·陈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赐尔姬昌等节钺,便宜行事,往惩其忤,毋得宽纵,罪有攸归。”
bǎi chuān guī hǎi百川归海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终都流入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氾论训》:“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