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rén zhōng zhī lóng人中之龙 | 比喻人中豪杰。 | 《晋书·宋纤传》:“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 |
lóng xíng hǔ bù龙行虎步 | 行走的姿态像龙那样威武;像老虎那样矫健。多形容人的举止行动威仪庄重;如龙虎不凡。旧时指帝王的仪态。 | 《宋书 武帝纪》:“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宜蚤为其所。” |
lóng gān fèng nǎo龙肝凤脑 | 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玄德曰:‘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 |
huà lóng diǎn jīng画龙点睛 | 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
lóng quán tài ē龙泉太阿 | 指古代的两件宝剑。 |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28回:“众夫散出,焕密启其函,见其光芒射目,乃是宝剑二口,靶上刻有字号,名曰龙泉太阿。” |
lóng pān fèng fù龙攀凤附 | 犹言攀龙附凤。 | 明·李东阳《太白行》:“龙攀凤附不自由,何乃弃君来事雠,危言逆耳谁为谋?” |
fèng xiāo lóng guǎn凤箫龙管 | 指笙箫一类管乐的吹奏声。 | 清·黄永《龙衣舟行》诗:“凤箫龙管穿云去,锦缆牙樯映日月。” |
chéng lóng pèi tào成龙配套 | 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 | 老舍《正红旗下》:“姑母有成龙配套的衣裳与首饰,可就是不愿出借!” |
lóng xiáng fèng zhù龙翔凤翥 | ①喻瀑布飞泻奔腾。②喻神采飞扬。 | 清·顾炎武《杭州》诗:“宋世都临安,江山已失据。犹夸天目山,龙翔而凤翥。” |
zhì fèng pēng lóng炙凤烹龙 | 烹:煮。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比喻作家的艺术技巧高明。 | |
lóng jū fèng chú龙驹凤雏 | 比喻英俊秀颖的少年。常作恭维语。 | 《晋书 陆云传》:“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 |
lóng xiāng fèng jiǎo龙骧凤矫 | 龙腾凤飞。喻指行动迅猛。 | 《宋书·武帝纪中》:“公龙骧凤矫咫尺八纮,括囊四海,折冲无外。” |
lóng zhēng hǔ yǎn龙睁虎眼 | 形容蛮横霸道。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5回:“他家一门都是龙睁虎眼的脚色,只有三老还是个盛德人。” |
fèng yì lóng lín凤臆龙鬐 | 凤凰的胸脯,龙的颈毛。比喻骏马的雄奇健美。 | |
lóng méi fèng mù龙眉凤目 | 形容贵人相貌不同寻常。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马上那人,生得龙眉凤目,皓齿朱唇。” |
lóng téng hǔ jù龙腾虎踞 | 势力强盛,雄据一方。 | 晋·葛洪《抱朴子·钦士》:“彼虽降高抑满,以贵下贱,终亦并目以远其明,假耳以广其聪,龙腾虎踞,宜其然也。” |
hǔ zhì lóng ná虎掷龙拿 | 掷:挣扎跳跃。指龙虎互相争斗。比喻激烈的搏斗。 | 金 元好问《楚汉战处》诗:“虎掷龙拿不两存,当年曾此赌乾坤。” |
lóng duàn kě dēng龙断可登 | 谓可经营得利。龙,通“垄”。 | |
hài lóng zǒu shé骇龙走蛇 | 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 |
rú lóng sì hǔ如龙似虎 | 形容勇猛有活力。 |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九回:“云气变幻无穷,倏忽如龙似虎。人情世态,大率相同。” |
huó lóng xiān jiàn活龙鲜健 | 形容健壮有活力。 | 清·张南庄《何典》第三回:“一服用软口汤送下,明日再将乱活汤送下一服,包你活龙鲜健便了。” |
lóng lóu fèng què龙楼凤阙 | 帝王宫阙。 | 宋·欧阳修《鹎鵊词》诗:“龙楼凤阙郁峥嵘,深宫不闻更漏声。” |
pèi tào chéng lóng配套成龙 | 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 | 《工人歌谣选 配套成龙生产高》:“搭好桥梁河好过,配套成龙生产高。” |
yào diàn fēi lóng药店飞龙 | 飞龙:指中药龙骨。药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 南朝宋乐府《读曲歌》:“自从别郎后,卧宿头不举,飞龙落药店,骨出只为汝。”唐·李商隐《垂柳》诗:“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 |
pào fèng pēng lóng砲凤烹龙 | ①形容豪奢珍奇的肴馔。②指一种肴馔名。 | |
lóng shǒu shǐ zú龙首豕足 | 犹言牛头不对马嘴。谓对书义的解释与原旨相去甚远,风马牛不相及。 | 南朝·梁·梁元帝《金楼子·立言》:“龙首豕足,随时之义;牛头马髀,强相附会。” |
dà shuǐ chōng le lóng wáng miào大水冲了龙王庙 | 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七回:“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咧!” |
yú yuè lóng mén鱼跃龙门 | 同“鱼化龙”。 | 语出《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唐·元弼有《鱼跃龙门赋》。 |
zǔ lóng yī jù祖龙一炬 | 祖龙:秦始皇。指秦始皇焚书。比喻一把火烧掉。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8回:“将坊间一切刻板,世上一切时文,俱付之祖龙一炬。” |
fèng zhù lóng xiāng凤翥龙骧 | 形容奋发有为。 | 明·孙柚《琴心记·牛酒交欢》:“新筑沙堤行宰相,喜今朝凤翥龙骧,燕友逢春,莺朋出谷。” |
lóng shé hùn zá龙蛇混杂 | 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 《古尊宿语录》第二卷:“殊云:‘凡圣同居,龙蛇混杂。’” |
dǐng hú lóng qù鼎湖龙去 | 同“鼎成龙去”。 | 唐·杜甫《骊山》诗:“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
hè gǔ lóng jīn鹤骨龙筋 | 瘦挺虬曲貌。 | 宋·苏轼《孤山二咏·柏堂》:“道人手种几生前,鹤骨龙筋尚宛然。” |
fèng zhù lóng xiáng凤翥龙翔 | 龙飞凤舞,形容风采姿态的高超。翥:鸟飞。 | 明·张居正《陵寝纪》:“山趋水会,凤翥龙翔,信乾坤之……” |
jù hǔ pán lóng踞虎盘龙 | 形容地势雄伟壮丽。 | 元 汤式《哨遍 新建构栏教坊求赞》:“三尺台包藏着屯莺聚燕闲人窟,十字街控带着踞虎盘龙旧帝基。” |
yuán lóng gāo wò元龙高卧 | 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原指陈登自卧大床,让客人睡下床。后比喻对客人怠慢无礼。 |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 |
lóng téng hǔ cù龙腾虎蹴 | 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 | 清·魏源《圣武记》第一卷:“与一弟三侍卫弃军先进,渡河冲阵,龙腾虎蹴,以四人败敌八百。” |
lóng pán fèng zhù龙盘凤翥 | ①喻山势雄壮蜿蜒。指王者的气象。②喻书法笔势飞动貌。 | 后晋·沈昫《旧唐书·玄宗纪》:“初,上皇亲拜五陵,至桥陵,见金粟山有龙盘凤翥之势。” |
chán shì diāo lóng禅世雕龙 | 指文章世代相传。 | 《后汉书 崔骃传赞》:“崔为文宗,世禅雕龙。” |
lóng ná hǔ tiào龙拿虎跳 | 拿:抓,握。像龙抓东西、老虎跳跃一样强劲有力。比喻笔势遒劲奔放。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龙骧军,虎贲军,用着他龙拿虎跳。” |
bái lóng wēi fú白龙微服 | 比喻贵人微服出行,恐有估计不到的灾祸。 | 西汉·刘向《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
lóng tán hǔ xué龙潭虎穴 | 潭:深水坑;穴:动物的窝。龙潜居的深潭;虎藏身的穴窝。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0回:“有分教,卢浚义撇却锦簇珠围,来试龙潭虎穴。” |
fèng zǐ lóng sūn凤子龙孙 | 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 《二刻拍案惊奇》卷七:“真个是凤子龙孙,遭着不幸,流落到这个地位。” |
dǎ hǔ láo lóng打虎牢龙 | 犹言打凤牢龙。 | |
pī nì lóng lín批逆龙鳞 | 同“批逆鳞”。 | 宋·陈亮《谢张侍御启》:“优念亮脱身虎口,久矣讳穷;批逆龙鳞,期于合理,庶几一割之有用,安能百炼而愈刚!” |
lóng tiào hǔ fú龙跳虎伏 | 犹言龙腾虎卧。喻笔势。 | 太平天国·洪仁玕《军次实录》:“龙跳虎伏归毫底,鱼跃鸢飞入兴么。” |
lóng fēi fèng zhù龙飞凤翥 | 形容笔势雄奇飞动。 |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玩具·秦玺始末》:“其文龙飞凤翥,不足拟其势。” |
shēng lóng huó hǔ生龙活虎 |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
lóng yán fèng yǔ龙言凤语 | 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 |
lóng shé fēi dòng龙蛇飞动 | 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 宋 苏轼《西江月 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
hǔ jù lóng pán虎据龙蟠 |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 北周 庚信《哀江南赋》:“昔之虎据龙蟠,加以黄旗紫气;莫不随狐兔而窟穴,与风尘而殄悴。” |
bǐ dǐ lóng shé笔底龙蛇 | 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一回:“闻公博学广记,笔底龙蛇,真才子也。” |
mǎ zú lóng shā马足龙沙 | 指驰骋边疆,扬威域外。龙沙,塞北沙漠地方。 | 曼殊室主人《班定远平西域》第一幕:“虎头燕颔,人言万里之侯;马足龙沙,胸有千秋之业。” |
fèng kuáng lóng zào凤狂龙躁 | 形容心情烦躁,精神失常。 | 唐·韩偓《喜凉》诗:“炉炭烧人百疾生,凤狂龙躁减心情。” |
lóng zhàn yú yě龙战于野 | 群龙在郭野大战。比喻群雄争天下。 | 《周易·坤卦》:“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
lóng téng bào biàn龙腾豹变 | 喻议论风发,能言善辩。 | 唐·卢照邻《五悲·悲才难》:“高谈则龙腾豹变,下笔则烟飞雾凝。” |
yuán lóng háo qì元龙豪气 | 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曾慢待许氾;豪:豪放。形容性格豪放。 | 《三国志·魏志·陈登传》:“氾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 |
lóng téng hǔ zhì龙腾虎掷 | 同“龙腾虎蹴”。 | 清·夏清贻《何日醒·东三省》:“战鼓三挝,龙腾虎掷挪。” |
qún lóng wú shǒu群龙无首 |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 《周易 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
miáo lóng cì fèng描龙刺凤 | 描:摹写或绘画;刺:刺绣。指精于刺绣。 |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描龙刺凤,女工针指。” |
yào diàn lóng药店龙 | 药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 唐·李商隐《垂柳》诗:“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 |
lóng mǎ jīng shén龙马精神 | 龙马:传说中形状像龙的马;也指骏马。比喻人的精神健旺。 | 唐 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
hǔ yuè lóng xiāng虎跃龙骧 | 骧:马首昂举,上举;龙骧:比喻气概威武。形容威武雄壮的样子。 | 明·方孝孺《尚友五赞·诸葛武侯》:“综核万变,以义而动。虎跃龙骧,天下震恐。” |
chē shuǐ mǎ lóng车水马龙 | 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上 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
lóng tāo bào lüè龙韬豹略 | 指兵法。 | 明 宋濂《走笔送金贤良》诗:“蛋雨蛮烟十年梦,龙韬豹略一生心。” |
lóng xiáng fèng yuè龙翔凤跃 | 见“龙翔凤舞”。 | 宋·苏轼《告文宣王文》:“诡然如龙翔凤跃。纯乎玉振而金声。” |
zhí dǎo huáng lóng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元 脱脱等《宋史 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今番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
lóng xiāng hǔ zhì龙骧虎峙 | 骧:马昂首的样子;峙:耸立。雄踞的样子。 | 明·方孝孺《春秋诸君子赞·公子友》:“龙骧虎峙,蛇豕屏窜。” |
fú lóng fèng chú伏龙凤雏 | 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
lóng fēi hǔ tiào龙飞虎跳 | 喻笔势遒劲奔放。 | 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龙飞虎跳之喻,尚未足云,洵书中集大成手也。” |
pēng lóng páo fèng烹龙炮凤 | 烹:煮;炮:烧。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 | 唐·李贺《将进酒》诗:“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屏绣幕围香风。” |
lóng xīng yún shǔ龙兴云属 | 《易·干》:“云从龙,风从虎。”后遂以“龙兴云属”喻王者兴起则必遇贤臣良将。 | 《易·干》:“云从龙,风从虎。” |
lóng yín fèng huì龙吟凤哕 | 龙在吟啸,凤在鸣叫。形容非常美妙,抑扬顿挫的声音。哕,鸟鸣声。 | |
fèng biǎo lóng zī凤表龙姿 | 形容英俊的仪表。 | 明 张凤翼《红拂记 俊杰知时》:“瞥然一见,凤表龙姿自出群,雌雄胜负隐然分。” |
lǐ yú tiào lóng mén鲤鱼跳龙门 |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 《埤雅 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 |
pān lóng fù fèng攀龙附凤 | 附:接触、依附。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 |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颍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 |
pù sāi lóng mén暴腮龙门 | 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 | 《太平御览》卷四十引《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巨灵迹犹在,去长安九百里。江海大鱼洎集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故云暴腮龙门。” |
lóng huāng shuò mò龙荒朔漠 | 北方塞外荒漠之地。亦指在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国家。 | 《宋书·武帝纪》:“遂乃三浮伪主,开涤五都,雕颜卉服之乡,龙荒朔漠之长,莫不回首朝阳,沐浴玄泽。” |
lóng xiáng fèng wǔ龙翔凤舞 | 犹言龙飞凤舞。 |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第三卷:“山势自西北来,如龙翔凤舞,掀腾而下,至凤凰山止。” |
lóng chú fèng zhǒng龙雏凤种 | 指帝王后裔。 | 明·徐渭《渔阳三弄》:“更有那两个儿,又不是别树上花,都总是姓刘的亲骨血在宫中长大,却怎生把龙雏凤种做一瓮鲊鱼虾。” |
jì zǐ lóng wén骥子龙文 | 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喻英才。 | 《南史·张融传》:“延俊从父兄宣明二子景鸾、景鸿,并有逸才,河东呼景鸾为骥子,景鸿为龙文。” |
yú lóng màn yǎn鱼龙曼衍 | 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剿土匪鱼龙曼衍,开保案鸡犬飞升。” |
dǎ fèng lāo lóng打凤捞龙 | 凤、龙: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 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也不须打凤捞龙,别选元戎。” |
pēng lóng pào fèng烹龙砲凤 | ①比喻烹调珍奇肴馔。亦形容菜肴豪奢珍贵。②比喻高超的艺术技艺。亦作“烹龙庖凤”。亦作“烹龙煮凤”。 | |
yú lóng màn yán鱼龙曼延 | 亦作“鱼龙漫衍”。亦作“鱼龙曼衍”。①古代百戏杂耍名。由艺人执持制作的珍异动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节。鱼龙即所谓猞猁之兽,曼延亦兽名。②喻虚假多变,玩弄权术。 | |
lóng yán fèng zī龙颜凤姿 | 指帝王之相。 | 唐·韩偓《迷楼记》:“陛下享天下之富贵,圣貌轩逸,龙颜凤姿,而不自爱重。” |
suì zài lóng shé岁在龙蛇 | 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 《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以谶合之,知当命终,有顷寝疾。”李贤注:“北齐刘昼《高才不遇传》论玄曰‘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贤人嗟,玄以谶合之’,盖谓此也。” |
huà lóng bù chéng fǎn wéi gǒu画龙不成反为狗 | 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 | 《后汉书 儒林传上 孔僖》:“[僖与崔駰]同游太学,习《春秋》。因读吴王夫差时事,僖废书叹曰:‘若是,所谓画龙不成反为狗者。’” |
lóng mù hǔ jué龙拏虎攫 | 犹言龙争虎斗。喻笔势遒劲、奔放。 | 清·王晫《今世说·企羡》:“新城王西樵阮亭,每过邮亭夜店,辄题诗壁上,诗既惊人,使笔斗大,龙拏虎攫。” |
yú lóng màn xiàn鱼龙曼羡 | 喻世事变幻。 | 清·龚自珍《小游仙词》之六:“顽仙一觉浑瞒过,不在鱼龙曼羡中。” |
wò hǔ cáng lóng卧虎藏龙 |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 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
hǔ xué lóng tán虎穴龙潭 | 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70回:“抵住孔宣的刀。二将又战在虎穴龙潭之中。” |
lóng tiào hǔ wò龙跳虎卧 | 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 | 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萧思话书走墨连绵,字势屈强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
lóng tóu shé wěi龙头蛇尾 | 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0卷:“如在欧公文集序,先说得许多天来底大,恁地好了,到结束处,却只如此,盖不止龙头蛇尾矣。” |
lóng xiāng hǔ jià龙骧虎跱 | 雄踞貌。 | |
lóng xiāng bào biàn龙骧豹变 | 喻书法气势壮盛而善于变化。 | 唐·张怀瓘《书断·神品》:“尤善章草,书出诸杜度,故崔瑗云:龙骧豹变,青出于蓝。” |
rén zhōng lóng hǔ人中龙虎 | 比喻人中豪杰。 | 《晋书 宋纤传》:“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 |
chéng lóng pèi fèng乘龙配凤 | 比喻得佳偶,结良缘。 | 柳琴戏《状元打更》:“沈文素呀!沈文素!你蟾宫折桂,莫大还有乘龙配凤的好运么?” |
áo fèn lóng chóu鳌愤龙愁 | 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 |
fēi lóng chéng yún飞龙乘云 | 指龙乘着云彩上天。比喻英雄乘时机而得势。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难势》:“飞龙乘云,腾蛇游雾……夫有云雾之势而能乘游之者,龙蛇之材美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