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闭口藏舌闭口藏舌的意思
kǒucángshé

闭口藏舌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出处五代 冯道《舌》诗:“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例子元·刘庭信《折桂令·忆别》曲:“呆答孩闭口藏舌。”


基础信息

拼音bì kǒu cáng shé

注音ㄅ一ˋ ㄎㄡˇ ㄘㄤˊ ㄕㄜˊ

繁体閉口藏舌

感情闭口藏舌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不敢开口说真话。

近义词 缄口不言

反义词 口若悬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闭口藏舌的意思解释、闭口藏舌是什么意思由翁笔典籍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一口一声 犹口口声声。
一口三舌 比喻唠叨、话多。
一口不能著两匙 匙:汤匙。一张嘴同时要吃两把汤匙里的食物。比喻贪多。
一口两匙 比喻贪多。
一口同声 犹一口同音。
一口同音 犹言众口一词。
一口吸尽西江水 原是一气呵成、贯通万法的意思。后比喻过于性急,想一下子就达到目的。
一口咬定 一口咬住不放。比喻坚持一个廉洁,再不改口。
一山不藏二虎 比喻两人不能相容。
一簧两舌 比喻胡言乱语。
一言出口,驷马难追 驷马:四匹马拉车。话说出了口,就是四匹马拉车也难追回。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七口八嘴 同“七嘴八舌”。
七嘴八舌 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也比喻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
七舌八嘴 同“七嘴八舌”。
万口一词 比喻意见一致。同“万口一辞”。
万口一谈 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比喻意见一致。
万口一辞 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比喻意见一致。
三寸不烂之舌 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三寸之舌 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三缄其口 嘴上贴了三次封条。形容言语非常谨慎;或不开口。缄:封;闭。
不藏不掖 指毫无保留。
东藏西躲 形容为了逃避灾祸而到处躲藏。
东躲西藏 指到处躲避藏匿。
两肩荷口 犹言两个肩膀扛张嘴,比喻只会吃饭不会干事。
两面二舌 比喻在两方面挑拔。
中心藏之 中心:内心,心中。深深地记在心里。
丰干饶舌 丰干:也作封干,唐代僧人名;饶舌:多嘴。不爱说话的人也会多嘴。
丹之所藏者赤 比喻交朋友必须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