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shèn yán shèn xíng慎言慎行 | 言行都十分小心注意。 | |
zhǒu xíng xī bù肘行膝步 | 匍匐前行,表示虔诚或哀戚。 |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时有军卒,断左臂于佛前,以手执之,一步一礼,血流洒地,至于肘行膝步,啮指截发,不可算数。” |
xíng bù kuì yǐng,qǐn bù kuì qīn行不愧影,寝不愧衾 | 影:影子;衾:被子。走路没有对不起影子,睡觉没有对不起被子。形容日夜检查自己的言行,自觉毫无愧欠之处。 | 《宋史·儒林传·蔡元定》:“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 |
xíng zhī yǒu xiào行之有效 | 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 | 西晋 张华《博物志 方士》:“皇甫隆遇青牛道士,姓封名君达,其论养性法则可施用,大略云……武帝行之有效。” |
zhì jiān xíng kǔ志坚行苦 | 行:行为。指意志坚定,行为刻苦。 | 唐·李公佐《谢小娥传》:“娥志坚行苦,霜舂雨薪,不倦筋力,十三年四月,始受具戒于泗州开元寺,竟以小娥为法号,不忘本也。” |
cái xiǔ xíng huì材朽行秽 | 谓无才无德。有时用为谦词。 | 汉·杨恽《报孙会宗书》:“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 |
bǐ zhě xiān xíng秕者先行 | 秕: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形容自己不如别人。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
xíng zhù zuò wò行住坐卧 | 指一举一动。 | 《大承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行住坐卧,受诸苦恼。” |
zhū xíng wú cháng诸行无常 | 佛家语。指万物变化多端。比喻人生无常。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诸行无常,是生是灭,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
guī yì qí xíng瑰意奇行 | 见“瑰意琦行” | 刘师培《文说·宗骚》:“瑰意奇行,超然高举。” |
xíng liú sǎn xǐ行流散徙 | 徙:迁徙。像云行水流似的分散迁徙。指万物随自然规律而变化。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行流散徙,不主常声。” |
chān háng duó shì搀行夺市 | 跨行业抢生意。比喻越权夺职。 | 明 无名氏《大战邳彤》第一折:“这先锋合当我做,你怎幺来搀行夺市的。” |
xíng xiǎn jiǎo xìng行险徼幸 | 谓冒险行事以求利。语出《礼记·中庸》:“小人行险以徼幸。” | 语出《礼记·中庸》:“小人行险以徼幸。” |
xíng guò hū gōng行过乎恭 | 行:所作所为;乎:相当“于”。所作所为过于恭敬。指恭敬过度。 | 《周易·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
xíng yuǎn zì ěr行远自迩 | 走远路必须从最近的一步走起。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一步步前进。迩:近。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
zhí dào ér xíng直道而行 | 比喻办事公正。 |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
yán bù jiàn xíng言不践行 | 践行:履行。说了的话不能实行。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0回:“此刻害我做了个言不践行的人,我气的就是这一点。” |
fēi qián bù xíng非钱不行 | 指官场黑暗,贪污成风,办事没有钱打通关节是行不通的。 | 唐·张鷟《朝野佥载》:“愔问故,答曰:‘当今之选,非钱不行。’” |
hú xíng luàn wéi胡行乱为 | 犹胡作非为。 | 清·陈天华《警世钟》:“既我是这个国的国民,怎么可以不管国家的好歹,任那皇帝官府胡行乱为呢?” |
guī yì qí xíng瑰意琦行 | 瑰:美石,比喻珍贵;琦:美玉,比喻珍奇,美好。指高明的思想和不平常的行为。 |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 |
yú guàn yàn xíng鱼贯雁行 | 比喻连续而进,犹如鱼群相接,雁阵行进。 | 清 马建忠《上李伯相复议何学士如璋奏设水师书》:“所隶之舰即可成队合操,水师之鱼贯雁行,即陆军之步伐止齐。” |
héng xíng nì shī横行逆施 | 谓做事违反常道,行为不轨。 | 述之《怎样才能解决江浙目前的危急问题》:“我们知道北伐军为了援救江浙的民众起见,为了铲除帝国主义的工具起见,绝对不能容忍这班强盗军阀在江浙横行逆施。” |
jǐn yī xíng zhòu锦衣行昼 | 富贵了须回归故里。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
yǔ shí xié xíng与时偕行 | 变通趋时。 | 《易 损》:“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
xíng ruò gǒu zhì行若狗彘 | 指人无耻,行为像猪狗一样。 | 西汉 贾谊《论治安策》:“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 |
kuī xīn duǎn xíng亏心短行 | 亏损天良,行为恶劣。 | 《琵琶记·伯谐夫妻分别》:“我无奈何分情破爱,谁下得亏心短行?” |
yán duō shāng xíng言多伤行 | 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损害。 | 元·关汉卿《金钱池》第三折:“不是我把不定,无记性,言多伤行。” |
guān zhǐ shén xíng官止神行 | 指对某一事物有透彻的了解。 | 《庄子·养生主》:“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
jiā yán yì xíng嘉言懿行 | 嘉、懿:美好。美好的言行。 | 清 方苞《先母行略》:“几二十年,每作,昼夜语不休,然皆幼所闻古嘉言懿行及侍父母时事,无涉鄙倍者。” |
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多行不义必自毙 | 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
lì xíng jié yuē厉行节约 | 厉:严格;认真;行:实行。严格认真地实行节约。 |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去年十一月中共二中全会更着重地提出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以后,几个月来已经开始发生效果。” |
jiǎo qíng shì xíng矫情饰行 | 掩饰实情,故作姿态。同“矫情饰貌”。 | 《隋书 炀帝纪下》:“每矫情饰行,以钓虚名,阴有夺宗之计。” |
yán néng jiàn xíng言能践行 | | |
jiǔ háng bā yè九行八业 | 指各种行业。 | 顾笑言《你在想什么》:“矿山是除了神话中的仙境之外,最令人神往的去处,而三教九流,九行八业之中,矿工是最崇高的职业。” |
sù shuǐ xíng zhōu溯水行舟 | 逆水行船。 | |
xíng zōng wú dìng行踪无定 | 行踪:行动的踪迹。指在各处来往出没,没有固定处所。 | 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出家人行踪无定,待贫道自去寻来。” |
wǒ xíng wǒ sù我行我素 | 行:做。素:平素。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
shùn shuǐ xíng zhōu顺水行舟 | 同“顺水推船”。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小的闻得老爷补升此任,亦系贾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贾府之亲,老爷何不顺水行舟,作个整人情,将此案了结,日后也好去见贾府王府。” |
bān gōng xíng shǎng班功行赏 | 班:排列等级,依次。按照功劳大小,依次给予赏赐。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云传》:“举厝至重,不可不慎。班功行赏,宜应其实。” |
gōng xíng tiān fá龚行天罚 | 奉天之命进行惩罚。 |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皇矣汉祖,龚行天罚,赫赫明明。” |
jiǎo yán wěi xíng矫言伪行 | 指言论、行为虚伪不实。 | 宋·秦观《论议下》:“矫言伪行之人,弊车羸马窜伏岩冗,以幸上之爵禄。” |
jǐn yán shèn xíng谨言慎行 | 谨:小心;慎:谨慎。小心谨慎地说话、做事。 | 西汉 戴圣《礼记 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
jié shēn lèi xíng洁身累行 | 纯洁身心,约束自己的行为。累,通“缧”。 | 宋·曾巩《库部员外郎范君墓志铭》:“士之能修其内,洁身累行者,非自好之笃莫能至,而世亦罕能知之也。” |
gè xíng qí shì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两者俱贤,各行其是。” |
gè xíng qí zhì各行其志 | 见“各从其志”。 | 《北史·宇文孝伯传》:“尉迟运惧,私谓孝伯曰:‘吾徙必不免祸,奈何?’孝伯曰:‘今堂上有老母,地下有武帝,为臣为子,知欲何之!且委质事人,本徇名义,谏而不入,将焉逃死?足下若为身计,宜远之。’于是各行其志。” |
gǎi xíng qiān shàn改行迁善 | 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同“改行为善”。 | 《新唐书 张巡传》:“巡下车,以法诛之,赦余党,莫不改行迁善。” |
liú shuǐ xíng yún流水行云 | ①流动的水和飘浮的云彩。②比喻旋踵即逝的东西。③比喻自然流畅,不拘泥。 | 宋·洪咨夔《朝中措·寿章君举》:“流水行云才思,光风霁月精神。” |
yán bù jí xíng言不及行 | 谓言行不一。 | 明·薛瑄《薛子道论》:“言不及行,可耻之甚,非特发于口谓之言,凡著于文词者皆是也。” |
yín yán wǎng xíng淫言诐行 | 谓不正当的言行。 | 宋·王安石《虔州学记》:“淫言诐行诡怪之术,不足以辅世,则无所容乎其时。” |
pú fú ér xíng匍匐而行 | 蹑手蹑脚地走动或慢慢地走动。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 |
nè yán mǐn xíng讷言敏行 | 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nè yú yán,mǐn yú xíng讷于言,敏于行 | 讷:语言迟钝;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 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xíng zhuó yán qīng行浊言清 | 说得好听而行为卑劣狠毒。形容言行不一。 | 唐·李虚中《命书》卷中:“言轻行浊,执不通变。” |
xíng yuǎn shēng gāo行远升高 | 《书·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后遂以“行远升高”比喻为学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 《书·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
fēng xíng yī shī风行一时 | 风行:象刮风一样流行。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盛行。 | 清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不是弟妄下雌黄,只怕唐兄印行的《不息斋稿》,虽然风行一时,决不能望《五丁阁稿》的项背哩!” |
gǎi xíng cóng shàn改行从善 | 见“改行为善”。 | 《京本通欲小说·错斩崔宁》:“不若改行从善,做个小小经纪,也得过养身活命。” |
lì shēn xíng jǐ立身行己 | 存身自立,行为有度。 | 《北史·柳虬传》:“机立身行己,本以宽雅流誉,至于登朝正色,可谓不违直道。” |
lì xué dǔ xíng力学笃行 | 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 宋 陆游《陆伯政山堂稿序》:“伯政家世为儒,力学笃行,至老不少衰。” |
shēn zhōng dǔ xíng深中笃行 | 谓内心廉正,行为淳厚。 | 东汉·班固《汉书·韩安国传》:“其人指深中笃行君子。” |
héng xíng ào jié横行奡桀 | 横行:不循正道而行;奡:夏代寒浞之子,相传是个大力士;桀:夏桀,暴君。像奡和桀那样横行无道。 | 清·洪昇《长生殿·侦报》:“一任他横行奡桀。” |
fú wú shuāng jiàng,huò bù dān xíng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 降:降临。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5回:“这才是福无双降,祸不单行。我才脱了天条死难……又撞着这般恶魔,他来害我!” |
jié yán wū xíng洁言污行 | 洁:干净;污:污秽。洁净的言辞,污秽的行为。形容言行相违,表里不一 | 汉·桓宽《盐铁论·褒贤》:“文学言行,虽有伯夷之廉,不及柳下惠之贞,不过高瞻下视,洁言污行,觞酒豆肉,迁延相让,辞小取大,鸡廉狼吞。” |
gōng xíng yuán mǎn功行圆满 | 功:世界各地;行:善行。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道行圆满。 | 元·岳伯川《铁拐李》楔子:“等他功成行满,贫道再去点化他。” |
jǐn xíng wú shàn zōng紧行无善踪 | 比喻做事急于求成就不可能完美无缺。 | |
yī mù shù xíng一目数行 | 犹一目十行。 | 清·钮琇《觚剩续编·英豪举动》:“熊公廷弼当督学江南时,试卷皆亲自批阅。阅则连长几于中堂,鳞摊诸卷于上,左右置酒一坛,剑一口,手操不律,一目数行。” |
dǐ jié lì xíng砥节励行 | 砥砺操守和品行。 | 《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休者,砥节励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 |
qī háng bà shì欺行霸市 | 欺压同行,称霸市场。 | 王朔《橡皮人》:“老林他们就是这路人,低买高卖,欺行霸市,小型的‘欧佩克’。” |
xíng ér wèi chéng行而未成 | 行:从事;成:成功。虽然行动了但没有成功。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 | 《周易·乾》:“文言曰: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费用也。” |
shēn tǐ lì xíng身体力行 | 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泛论训》:“圣人以身体之。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 力行近乎仁。” |
wú jìng ér xíng无胫而行 | 胫:小腿。没有腿而能行走。比喻事物用不着推行,能迅速传播。 | 汉·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 |
shī shī ér xíng施施而行 | 形容走路缓慢。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 《诗经 王风 丘中有麻》 |
yán xíng xiāng gù言行相顾 | 谓言行不互相矛盾。 | 《北齐书·魏收传》:“言行相顾,慎终犹始。” |
dú xíng qí shì独行其是 | 是:对的。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只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 | 茅盾《子夜》七:“美国还不能在世界上独行其是,尤其在东方,他有两个劲敌。” |
shì zài bì xíng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0回:“又知此事势在必行,次日一早,便往城外访友去了。” |
bèi rì bìng xíng倍日并行 | 日夜赶路。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
nì tiān xíng shì逆天行事 | 逆:违背。违背天意做事。比喻违背客观形势或规律。 |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逆天行事的无徒子,怎与皇家做柱石。” |
xíng jùn yán lì行峻言厉 | 行:行为;峻:严厉。行为和言语都十分严厉。 | 唐·韩愈《答尉迟生书》:“形大而声宏,行峻而言厉,心醇而气和。” |
héng xíng zhí zhuàng横行直撞 | 任意奔走,毫无顾忌。 | 《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当先顾全武一骑马,一把刀,横行直撞,逢人便杀。” |
wén xíng chū chǔ文行出处 | 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 《周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xíng bīng bù zhèn行兵布阵 | 行兵:出兵。带兵出征和布置战斗阵势。泛指军事指挥之术。亦作“行兵列阵”。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四回:“有一将,名继业,人号为令公,此人天文地理,六韬三略,无不精通,行兵列阵,玄妙莫测,乃智勇兼全之士。” |
qián yán wǎng xíng前言往行 | 指前代圣贤的言行。 | 《周易·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
kàn rén xíng shì看人行事 | 根据对方与自己的关系及身分的高低来处理事情。 | 老舍《离婚》:“大概他也看人行事,咱平日不招惹他,他怎好意思赶尽杀绝。” |
yán yáng xíng jǔ言扬行举 | 根据德行和名声来选择人才。 | 西汉 戴圣《礼记 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 |
bù jīn xì xíng不矜细行 | 指不注重小事小节。 | 语出《书 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
jì shí xíng dào济时行道 | 济:救助。拯救时世,推行王道仁教。 | 明·杨澄《陈伯玉先生文集后序》:“岂足以知先生之术济时行道,忠忧之心进进不已哉。” |
qián dé yǐn xíng潜德隐行 | 谓不为人知的德行。 | 宋·欧阳修《右班殿直赠右羽林军将军唐君墓志铭》:“士之为善者,虽潜德隐行,必有时而发。” |
yǔ xíng shùn qū禹行舜趋 | 《荀子·非十二子》:“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杨倞注:“但宗圣人之威仪而已矣。”原谓仅模仿圣贤之外表而不注意内在的品德修养。后亦用以形容举止循规蹈距。 | 《荀子·非十二子》:“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杨倞注:“但宗圣人之威仪而已矣。” |
xíng xiǎn jiǎo xìng行险侥幸 | 行险:冒险。冒险行事以求得意外的成功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
zhī nán ér xíng知难而行 | 明知困难却仍然去做。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君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
dà háng dà shì大行大市 | 指商品的一般市场价格。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0回:“这是大行大市,你一定不易哄我。” |
yǎn wǔ xíng wén偃武行文 | 同“偃武修文”。 | 《史记·留侯世家》:“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 |
zhòu yè jiān xíng昼夜兼行 | 兼:加倍。白天黑夜不停地行走。形容急速的赶路。亦作“昼夜兼程”。 |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十八回:“却说刘崇败走,与白从辉收集败残人马,只百十骑,昼夜兼行。” |
zhòu fú yè xíng昼伏夜行 | 白天躲藏;夜间赶路。指为避免被人发现所采取的秘密行动。伏:藏躲;行:赶路。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夫。” |
qián dé mì xíng潜德秘行 | 见“潜德隐行”。 | 明·宋濂《陈府君墓志铭》:“其绩用昭著者,易于言;而潜德秘行者,难于形容也。” |
xíng lè jí shí行乐及时 | 行:从事;及时:抓紧时机。不失时机,寻欢作乐。 | 汉乐府《西门行》:“今日不作乐,当待何时?逮为乐,当及时。” |
xíng kuī míng quē行亏名缺 | 行:行为,德行。德行亏损,名声低下。 | 明·高则诚《琵琶记·丞相发怒》:“自小攻读,从来知礼,忍使行亏名缺。” |
xíng cháng dài jīng行常带经 | 行:走;经:经书。走路经常携带经书。形容人好学。 | 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传》:“行常带经,止息则诵习之。” |
fēng xíng gé yǎn风行革偃 | 风一吹草就倒下。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 | 《论语 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ēn wēi bìng xíng恩威并行 | 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
sì nüè héng xíng肆虐横行 | 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横行:仗势作恶,蛮横凶暴。随心所欲地为非作歹。 | 明 冯梦龙《智囊全集 迎刃 留志淑》:“中官毕贞,逆濠党也。至自江西,声势翕赫,拥从牙士五百余人,肆行残贼,人人自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