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rú chuán dà bǐ如椽大笔 | 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 宋 邵雍《大字吟》:“诗成半醉正陶然,更用如椽大笔抄。” |
zhì niǎo lèi bǎi,bù rú yī è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 犹言诸侯百人不如天子一人。 | 《汉书 邹阳传》:“臣闻鸷鸟累百,不如一鹗。”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鸷鸟比诸侯,鹗比天子。”《文选 孔融〈荐祢衡表〉》:“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李善注:“《史记》赵简子曰: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
rú duò wǔ lǐ wù zhōng如堕五里雾中 | 好象掉在一片大雾里。比喻陷入迷离恍惚、莫名其妙的境地。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
yuè míng rú zhòu月明如昼 | 月光明朗,天色像白天一样明亮。 | 元·丘处机《凤栖梧·述怀》词:“一鸟不鸣风又细,月明如昼天如水。” |
míng rú zhǐ zhǎng明如指掌 | 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象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 | 清·冯镇峦《读<聊斋>杂说》:“予于《聊斋》,钩清段明,明如指掌。” |
rú léi guàn ěr如雷贯耳 | 贯:穿透。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闻元帅大名,如雷贯耳。” |
ài cái rú kě爱才如渴 |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 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
mù guāng rú jù目光如炬 | 目光发亮象火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 | 《南史 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 |
wèi rú jī lèi味如鸡肋 | 鸡肋:鸡的肋骨,没有肉,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比喻事情不做可惜,做起来没有多大好处。 |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
xiāng zhuāng rú bīn相庄如宾 | 见“相待如宾”。 | 清·余怀《班桥杂记·丽品》:“苟儿心之所好,虽相庄如宾,性与之洽也。” |
huī sǎ zì rú挥洒自如 | 挥洒;挥笔洒墨。指写诗、作文、写字、绘画;运用笔墨自如;不受拘束。也形容处理事务十分干练、娴熟。 | 清 曾朴《孽海花》:“家人送上一枝蘸满墨水的笔,珏斋提笔,在纸上挥洒自如的写了一百多字。” |
āi sī rú cháo哀思如潮 | 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形容极度悲痛。 | 京剧《平原作战》第五场:“哀思如潮热泪洒,平川有边仇无涯。” |
fēn luàn rú má纷乱如麻 | 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 |
shì rú sàng gǒu傫如丧狗 | 形容人失意而精神颓丧。语本《史记 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累累若丧家之狗。”裴骃集解引王肃曰:“丧家之狗,主人哀荒,不见饮食,故累然而不得意。孔子生于乱世,道不得行,故累累然不得志之貌也。” | |
shēng rú hóng zhōng声如洪钟 | 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忆胥目如闪电,声如洪钟。” |
wàn shì rú yì万事如意 | 如意:符合心意。一切都符合心意,很顺利。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5回:“不过都是在那里邀福,以为我做了好事,便可以望上天默佑,万事如意的。” |
hǎo yǔ rú zhū好语如珠 | 指诗文中警句妙语很多。 | 宋·苏轼《次韵答子由》诗:“好语如珠串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 |
yìng dá rú liú应答如流 | 对答像流水一样。形容答语敏捷流利。 | 《晋书 张华传》:“华应对如流,听者忘倦。” |
sè dǎn rú tiān色胆如天 | 形容贪恋淫欲胆量很大。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五回:“那和尚一头接茶,两只眼涎瞪瞪的只顾看那妇人身上,这妇人也嘻嘻的笑着看这和尚。人道色胆如天,却不防石秀在布廉里张见。” |
rú kě rú jī如渴如饥 | 见“如饥如渴”。 | 三国·魏·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思我良朋,如渴如饥,愿言不获,怆矣其悲。” |
yīn róng rú zài音容如在 | 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 《何典》第八回:“真堪爱,如花似玉风流态。风流态,眠思梦想,音容如在。” |
làn rú zhǐ zhǎng烂如指掌 | 犹言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 |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三卷:“其父成璧,亦异人,少为群盗,未尝读书识之无,乃古今之世代治乱,是非成败,烂如指掌。” |
zhěng jiù rú xīn整旧如新 | 修整陈旧的、破损的东西,使之如同新的一样。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三回:“行者却将芝草把十三层塔层层扫过……这才是整旧如新,霞光万道,瑞气千条,依然八方共睹,四国同瞻。” |
jí rú xīng huǒ急如星火 | 星火:流星。急迫得像一闪而过的流星一样。形容非常紧急。 | 晋 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dào bèi rú liú倒背如流 | 能很流利地把书本、诗文或资料倒转过来背。形容读得滚瓜烂熟。 | 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 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来倒背如流了。” |
rú fǎ pào zhì如法泡制 | 见“如法炮制”。 | 鲁迅《而已集·再谈香港》:“两个茶房将第二箱抬到舱面上,他如法泡制,一箱书又变成了一箱半,还撕碎了几个厚纸包。” |
cóng shàn rú liú从善如流 | 从:听从;善:指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如流:像水从高处流下那么快。听从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来一样顺畅。形容乐于接受别人提出的正确意见。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
rú rì fāng shēng如日方升 | 方:刚刚。像太阳刚刚升起一样。比喻正处于兴盛阶段;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和坚强的生命力。 | 《诗经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
méi yǎn rú huà眉眼如画 | 形容容貌端正秀丽。 | 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姆抱幼子立侧,眉眼如画,发漆黑,肌肉玉雪可念,殿中君也。” |
kuì dí rú jué hé溃敌如决河 | 溃:散,乱。溃败的敌人像河水冲决堤坝一样。 | 唐·许敬宗《唐并州都督鄂国公尉迟恭碑》:“尊彼前茅,追奔若顺海,乘兹破竹,溃敌如决河。” |
rú tú rú huǒ如荼如火 | 荼:像茅草花一样白;火:像火一样红。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 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故德皇以如荼如火之热心,思扩张海军。” |
zhí fǎ rú shān执法如山 | 执行法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形容执法严厉。 | 清 李绿园《歧路灯》:“本道言出如箭,执法如山,三尺法不能为不肖者宥也。” |
bǎi huì rú yī百喙如一 | 犹言众口一辞。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 | 清 王夫之《孝烈传》:“唯习闻湘人之言,百喙如一者若此。” |
yī jiàn rú gù一见如故 | 故:故人;老朋友。初次相见就像老朋友一样。形容彼此一接触就情投意合。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 “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 |
dù rì rú nián度日如年 | 过一天觉得好像过一年那么长久。形容日子难熬。 | 宋 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
shā rén rú má杀人如麻 | 杀死的人像乱麻一样数不清。形容杀人极多。 | 唐 李白《蜀道难》诗:“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
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耳闻不如目见 | 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 | 汉 刘向《说苑 政理》:“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
rén xīn rú miàn人心如面 | 心:指思想、感情等。指每个人的思想也象每个人的面貌一样,各不相同。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 |
qiān wén bù rú yī jiàn千闻不如一见 | 指听得再多还不如亲见更为可靠。 | 《陈书 萧摩诃传》:“安都谓摩诃曰:‘卿骁勇有名,千闻不如一见。’” |
rú láng mù yáng如狼牧羊 | 如同狼放养羊一般。比喻官吏残酷地欺压人民。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宁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 |
gòu rú bù wén诟如不闻 | 诟:辱骂。被人辱骂却好象没有听见一样,不动声色,形容宽宏大量,有涵养。 | |
qì chuǎn rú niú气喘如牛 | 形容大声喘气的模样。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脸是喝了个漆紫,连乐带忙,一头说着,只张着嘴,气喘如牛的拿了条大手巾擦那脑门子上的汗。” |
xīng rú jiáo là兴如嚼蜡 | 谓毫无兴味。 | 明·康海《粉蝶儿·秋日闲情》套曲:“半百年华,鬓如丝,兴如嚼蜡。” |
guān fǎ rú lú官法如炉 | 指国家如炉火无情。 |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这个便是铁呵,怎当那官法如炉。” |
xīn jiāo rú fén心焦如焚 | 心里焦躁,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焦灼难忍。 | 叶圣陶《线下·游泳》:“田先生本已心焦如焚,听见了这些话,也不问是谁,严正地呵斥道:‘人家危险的时候,你们还说这样的冷话!’” |
xiāng dài rú bīn相待如宾 | 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 |
xué rú chuān jǐng学如穿井 | 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学道当如穿井,井愈深,土愈难出。” |
biàn rú xuán hé辨如悬河 | 辨,通“辩”。犹言口若悬河。 | 金 王若虚《<道学发源>后序》:“故士有读书万卷,辨如悬河,而不免为陋儒……唯其不合于大公至正之道故也。” |
wén rú qí rén文如其人 | 指文章的风格同作者的性格特点相似。 | 宋 苏轼《答张文潜书》:“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 |
wǎng rán rú shī惘然如失 | 惘然:失意的样子。心情迷惘,好像失落了什么东西似的。 | 宋·洪迈《夷坚丙志·蔡十九郎》:“次日,彷徨于案间,惘然如失。” |
lèi xià rú yǔ泪下如雨 | 泪水如同雨水一样流下来,形容十分悲伤。 | 《敦煌变文集 搜神记》:“姑忆念新妇,声彻黄天,泪下如雨。” |
rú zuì fāng xǐng如醉方醒 | 方:刚才。象酒醉才醒一般。比喻刚从沉迷中醒悟过来。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四回:“三藏闻言,如醉方醒,似梦初觉,乐以忘忧,称谢不尽。” |
yī lián rú shuǐ一廉如水 | 为官廉洁,如流水一样清洁。 | 元·柯丹丘《荆钗记·民戴》:“老爷自到任以来,一廉如水。百姓今喜高升,小老人具礼远送。” |
jí è rú chóu疾恶如雠 | 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同“疾恶如仇”。 | 《明史 周顺昌传》:“顺昌为人刚方贞介,疾恶如雠。” |
xìng liè rú huǒ性烈如火 | 性:性情,脾气。形容性情暴躁。 | 金庸《天龙八部》第18回:“那高个儿的僧人性烈如火,提起醋钵大的拳头,呼的一拳,又向乔峰击到。” |
yùn diào zì rú运掉自如 | 谓运用和回旋都非常熟练自然。 | 王国维《人间词话》五三:“提要驳之,谓犹能举七十斤者,举百斤则蹶,举五十斤则运掉自如,其言甚辨。” |
xīn rú tiě shí心如铁石 | 心像铁石一样坚硬。形容不易动感情或冷漠无情。 | 三国 魏 曹操《敕王必领长史令》:“忠能勤事,心如铁石,国之良吏也。” |
shǒu shēn rú yù守身如玉 | 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回:“孩儿守身如玉,岂肯堕入污泥!” |
rú zuò yún wù如坐云雾 | 象坐在云里雾里。比喻头脑糊涂,不能辨析事理。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及有凶吉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 |
fù jiù rú xīn复旧如新 | 复:恢复;如:像。指恢复旧的,就像新的一样。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0回:“好山!自是那大圣回家,这几日,收拾得复旧如新。” |
qì yǒng rú shān气涌如山 | 形容恼怒到极点。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吴主传》:“权大怒,欲自征渊”裴松之注引晋 虞溥《江表传》:“朕年六十,世事难易,靡所不尝,近为鼠子所前却,令人气涌如山。” |
qiān rén nuò nuò,bù rú yī shì è è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 指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 | 《史记 商君列传》:“赵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
dà yǔ rú zhù大雨如注 | 注:灌入。形容寸下得很大,雨水象往下灌似的。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偶然风狂浪涌,大雨如注,舟楫不能前进,泊于山崖之下。 |
ěr wén bù rú yǎn jiàn耳闻不如眼见 | 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 | 《旧唐书 辛替否传》:“臣尝以为古之用度不时,爵赏不当,破家亡国者,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眼见。” |
yī rú nǎng xī一如曩昔 | 一:完全;如:像;曩昔:从前。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 | 《慈禧太后演义》第32回:“自此次觐见后,国际情形一如曩昔。” |
chǐ rú hán bèi齿如含贝 | 同“齿如齐贝”。 | 《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
xīn xù rú má心绪如麻 | 犹心乱如麻。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 |
yuè míng rú shuǐ月明如水 | 月光清澈,如同水一样。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折:“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楼台。” |
shèn zhōng rú chū慎终如初 | 慎:谨慎;如:像。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 晋·卢谨《赠刘琨》:“温温恭人,慎终如初。” |
àn dǔ rú gù案堵如故 | 案堵:同“安堵”,安居。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
rén xīn rú jìng人心如镜 | 人的心就像镜子似的透亮明白。 | 宋·洪迈《夷坚丙志》第10卷:“且谓人心如镜,须管常磨,勿令尘染污,自然聪明。” |
sī rú yǒng quán思如涌泉 | 才思犹如喷出的泉水。形容人的才思敏捷,才力充沛。 | 《旧唐书 苏颋传》:“舍人思如涌泉,峤所不及也。” |
dāi rú mù jī呆如木鸡 | 见“呆若木鸡”。 | 《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
rú chī rú mèng如痴如梦 | 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 明 李贽《焚书 答周二鲁》:“遇真正儒者,如痴如梦,翻令见疑。” |
yī bù rú xīn,rén bù rú gù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 衣服以新为好,身边相伴的人以原来的为好。 |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衣莫若新,人莫若故。” |
rú jiāo rú qī如胶如漆 | 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 南朝 梁 萧统《古诗十九首 孟冬寒气至》:“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
kǒu rú xuán hé口如悬河 | 见“口若悬河”。 | 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七卷:“德称口如悬河,宾主颇也得合。” |
hào lìng rú shān号令如山 | 指军令严肃,不容更改。 | 《宋史 岳飞传》:“岳节使号令如山,若与之敌,万无生理,不如往降。” |
zhū gǒu bù rú猪狗不如 | ①猪与狗。②詈词。谓人下贱如牲畜。 | 老舍《四世同堂》:“他须纳住气,向连猪狗不如的人说好话。” |
yōu guó rú jiā忧国如家 | 忧:忧虑。忧虑国事,就像忧虑家事一样。 | 汉·汉成帝《赐翟方进册》:“君其孰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 |
chèn rú jí shǒu疢如疾首 | 疢:热病;疾首:头痛。内心烦热得头痛脑胀。形容忧伤成疾或心神不宁。 | 《诗经·小雅·小弁》:“疢如疾首。” |
huǎng rú gé shì恍如隔世 | 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指仿佛相隔了一世。多用来形容对时间变迁、事物变化之大的感慨。 | 宋 范成大《吴船录》下卷:“发常州。平江亲戚故旧来相迓者,陆续于道,恍然如隔世焉。” |
rú yǐ mù shān如蚁慕膻 | 蚁:蚂蚁。膻:指羊肉的腥臊味。像蚂蚁喜欢有膻味的东西一样。比喻趋附于权威、追名逐利的龌龊行为。亦作“如蚁附膻”、“群蚁附膻”、“众蚁慕膻”、“似蚁贪膻”、“如蝇聚膻”、“如蚋奔酸”。 | 《庄子·徐无鬼》:“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膻也。” |
xué rú dēng shān学如登山 | 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 三国 魏 徐干《中论 上 治学》:“夫听黄钟声,然后知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 |
fú rú dōng hǎi,shòu bǐ nán shān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 南山:终南山。比喻人福气像东海的水一样浩大,寿命如终南山一样长久。 | 明·柯丹邱《荆钗记·庆诞》:“齐祝赞,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
yàn rú táo lǐ艳如桃李 | 容颜像成熟的桃李那样娇艳。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为人不言亦不笑,艳如桃李,而冷如霜雪,奇人也。” |
bǐng rú guān huǒ炳如观火 | 炳:光明、明亮、显着。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 鲁迅《坟 文化偏至论》:“其词秩然有条,各分大义,炳如观火。” |
rú lóng sì hǔ如龙似虎 | 形容勇猛有活力。 |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九回:“云气变幻无穷,倏忽如龙似虎。人情世态,大率相同。” |
yì qì zì rú意气自如 | 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同“意气自若”。 | 《史记 李将军列传》:“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 |
cóng jiàn rú liú从谏如流 | 谏:直言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水从高处往下流一样顺畅自然。旧指帝王乐意听取下属的批评意见。 | 汉 班彪《王命论》:“见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从谏如顺流,趣时如响起。” |
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百闻不如一见 | 闻:听。听到一百次;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指多听不如亲眼看到更可靠或印象更深刻。 | 东汉 班固《汉书 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逾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
xiāng duì rú bīn相对如宾 | 宾: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 清·张岱《天保九如》:“齐眉举案,相对如宾。” |
rú huā rú jǐn如花如锦 | 锦:有花纹的丝织品。形容华彩绚丽,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恰好凑着吉日良时,两对小夫妻,如花如锦,拜堂合卺。” |
rú mèng rú zuì如梦如醉 | 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 叶圣陶《母》:“‘我如梦如醉的离开了他。”伊揩着眼泪,继续说。” |
tān rú hǔ láng贪如虎狼 | 像猛虎和恶狼一样贪婪。形容贪婪无厌。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志公和尚大乘赞》:“心行贪如虎狼。” |
chūn shān rú xiào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
qīng gài rú gù倾盖如故 | 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故交一样。 | 汉 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
mù guāng rú shǔ目光如鼠 | 形容人眼神奸滑。 | 鲁迅《两地书 致许广平112》:“虽然他的目光如鼠,各处乱翻,我有时也有些觉得讨厌。” |
rú tāng guàn xuě如汤灌雪 | 同“如汤沃雪”。 |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王言》:“则民之充恶,如汤之灌雪焉。” |
rú yǐn shuǐ zhě,lěng rè zì zhī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 指自己直接经历的事,自己最了解。 | 唐·善无畏《大日经疏》第12卷:“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