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金玉其质金玉其质的故事

金玉其质的成语故事


拼音jīn yù qí zhì

基本解释质:本质,品质。指人的品质高洁。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不惟金玉其质,亦且冰雪为心。”


暂未找到成语金玉其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金玉其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刻千金 宋 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一反其道
一壶千金 《鹖冠子 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物使然。”
一壸千金
一字值千金 宋·戴复古《望江南》词:“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值千金。”
一字兼金 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四:“苏、黄遗墨流传至今者,一字兼金。”
一字千金 南朝 梁 钟嵘《诗品 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一寸光阴一寸金 唐 王贞白《白鹿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掷千金 唐 吴象之《少年行》:“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一笑千金 汉·崔骃《七依》:“回顾百万,一笑千金。”
一纸千金 宋·陈师道《题明发高轩过图》诗:“滕王蛱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
一言为重,百金为轻 宋·王安石《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一言千金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故无往不复,何德不报,渔者一言千金归焉。”
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十回:“我家小姐贞心定识不减古媛,今日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一诺千金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一顾千金 三国·魏·曹植《失題(有美一人)》诗:“一顾千金重,何必珠玉钱?”
一饭千金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万变不离其宗 徐特立《抗战给我的机会》:“对任何人,无论相识不相识的,总是一套话。言论有系统,万变不离其宗。”
万金油 钱钟书《围城》:“谁有万金油?慎明,你随身带药的,有没有万金油?”
三分天下有其二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三寸金莲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九回:“只说那三寸金莲上那一双大红鞋,一看了便也要浑了。”
三折其肱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三缄其口 汉 刘向《说苍 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三过其门而不入 《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上下其手 唐 周矩《为索元礼首按制狱疏》:“微讽动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圣旨也。”
不乏其人 清 吕留良《与陈执斋书》:“然则如今之篯侯,远近不乏其人。”
不分玉石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向非君侯来,合郡士民当不分玉石矣。”
不厌其烦 宋 袁燮《挈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